相接,西面通往西北边关,南面与东面两条路穿过淮城外的桃蹊河,在接近南郊主干道的地方汇聚成一条,形成了一个三岔路口。
这里,柳书意点了点东路上一座小桥,太子的马车会从这里经过,桥两端各有一大片桃花林,刺客就埋伏其中。
还有呢?
刺客共有五十余人,袖箭和刀上都淬有毒。
裴落青脸色阴沉:这条路是回淮城最近的道路,你怎么能确定他们不会从其他三个方向入城?前几日军中出现奸细,我曾去信要沈墨书改道,以他的谨慎,必会绕路而行。
柳书意摇摇头:我也不知,但我可以确定,他们一定会从这条路走。
裴落青没说话,但他其实已信了八分,绕道北路与西路所花时间太长,要想尽快入城,必会在东路或南路中选择一条。
柳书意又道:刺客选在桥上下手,应该也是为了做两手准备,若刀剑没能伤到太子,他们会想办法使马车落入河中,你也知道,太子殿下的身体
事实上,前世里刺客就是这么做的。
太子一行虽是轻车简行,身边却也跟了十几个侍卫和四个顶尖的暗卫,许是因为下着大雨,刃上毒药被雨水冲淡,刺客一时无法屠尽护卫,便用袖箭伤了拉车的马匹,马匹受伤惊蹄,带着马车撞上桥栏,车厢一歪,太子殿下便跌入了河中。
待突围的暗卫找到裴落青,领着救兵返回那小桥时,只看到一地的尸体,和被侍卫死死护住,昏迷不醒的沈墨书。
裴落青带着人沿岸搜寻,最后在桃蹊河下游的一处山洞中找到了昏迷的太子殿下。彼时他身边只剩下最后一个暗卫,那暗卫以一人之力反杀十几个刺客,死死守住了山洞入口,一直等到救兵前来,方才力竭而亡。
当年柳书意听裴落青说起这段经过时,不由得赞叹了一声真英雄也,裴落青却道:若是太子殿下遇刺身亡,他们也一样要死,这不过是他们职责所在罢了。
太子殿下虽未受伤,却接连落水、淋雨,本就羸弱不堪的身体一病不起,最终英年早逝。
这一段详情,柳书意却不打算跟裴落青说,实在是因为一旦说出来,她就彻底无法解释了。
还有一事,我虽知道路线,却不知道具体的时间。柳书意收回手,有些发愁。
裴落青一顿:时间我知道。
这样倒是凑了个完整,一人知道时间,一人知道地点。
五日之后,他们就会到达淮城,届时我会提前在路上拦住他们。
柳书意点点头:我也同去。
裴落青皱眉:此事凶险万分,怎能让你赴险。
我需亲自看到太子殿下脱险才能安心,柳书意强硬道,放心,我不会拖你们后腿,我只远远的看着。
虽有裴落青帮忙,但也并不能保证事态的发展就一定会按照计划走,她也需要做两手准备。
如果她不去,明夜是必定不会出手相助的,敌人众多,刀剑无眼,她不希望裴落青在此事中受伤,柳书意记得就是在那场刺杀里,沈墨书手上中刀,毒药入骨导致残了一臂,帝京最惊才绝艳的天才就这么绝了仕途。
裴落青只考虑了片刻,便点了头。
他摩挲一下手指,伸手点在桃林深处:这里有一座寺庙,很小,但很清静,没什么人知道。那里的主持与我相熟,你可以用礼佛的借口去那里小住,到时候我会去接你。
此话一出,二人便算达成了同盟,柳书意松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些真诚的笑意来:多谢将军。
裴落青收了眼中冷意,将地图叠起来,放入怀中:这个图不能留在你这里,我要带走。他作为边关守将,手里有边塞几座城池的资料,却没资格接触京畿之地的地图,这张图也许哪日能派上用场。
你拿去吧。反正我还能再画。
正事谈完,两人之间的气氛也缓和了下来。
裴落青垂眸看着柳书意近在咫尺的面容,鬼使神差的说了一句:你今日上了妆。
柳书意嗯?了一声,这话题拐的可够远的
很好看。他指的是那嫣红的口脂。
柳书意木然道:多谢。
她只是为了掩盖略显憔悴的气色,不是为了给你看的